北醫人力資源處

:::
瀏覽人次: 388937

宗旨及目標

 
   
    奠基於本校深耕教育、醫療及生技產業,並致力培育生醫專業人才,將原有教師升等制度「學術研究型」,擴增「教學實務型」與「產學應用型」,期能引導教師職涯發展與升等,在研究、教學、產業化及人才培育上更綿密的合作,鼓勵教師適才適性發展其專業職能,並以此三大主軸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試辦計畫

103學年度(制度形成期)


1.結合本校特色優勢領域,建立教師多元升等制度。
2.利用多元升等制度,鼓勵教師升等方式能符合學校的定位需求。
3.教師可依其自我之能力與發展定位,引導教師多元專業能力。
4.結合教師升等與評鑑制度,建立完整職涯發展路徑。
5.配合課程分流思維,落實教師專業分工。

本校教師多元升等制度推動第一年(103學年度)為制度形成期,獲試辦計畫後隨即由校長、副校長召集,教務長、研發長、事業長、人資長及相關主管同仁組成專案小組,研擬修法方向,並與學術單位主管、校外專家舉辦多次座談會,討論草擬之升等標準。制定升等標準草案後,於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取得初步共識,再以全校教師為對象,辦理公聽會,藉由雙向溝通方式修正本校新制升等相關辦法及計分要點,並經校務會議及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已完成第一年(103學年度)制度形成期之目標,完備相關法制作業,教師多元升等制度業於104學年度起正式實施(圖一)


1882_0368bd3c.jpg

圖一103~104學年推動教師多元升等之歷程

    為期能結合教師聘任、教師評鑑、教師升等及課程分流等制度,促進教師專業分工,提升教學品質,本校致力於引導教師適才適性發展其專業職能與學生人才培育結合,教學效能提升,建立教學品質評估機制,落實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確保良好學生學習成效,提升競爭力,積極邁向「具高品質的國際一流醫學大學」目標而努力。


104學年度(推動期)


1.結合學校校務發展,引導教師專業多元分工。


2.建立可信、公平且客觀的多元升等標準,營造均等看待多元升等教師之氛圍。

3.辦理多元途徑升等成功之經驗分享,推廣教師多元升等制度。


4.提供輔導機制及相關配套措施,以循序漸進、人數依次擴增之原則推行制度。

5.連結教師升等與評鑑制度,建立完整職涯發展路徑。

第二年(104學年度)為本校教師多元升等制度推動期,除積極建置外審專家學者人才資料庫外,亦廣邀他校以教學實務升等、產學應用升等成功教師進行經驗分享,並進行相關輔導機制及配套措施,協助老師多元發展。目前已建置教學實務型外審專家資料庫(具教學實務或教育研究專長之專家學者)90名、產學應用型外審專家資料庫(具產學實務經驗之教師或實務界具教師資格之專家學者)97名。

    本校自104學年度起法規修訂完成後,陸續召開校內及三家附屬醫院之教學實務升等及產學應用升等說明會,針對升等法規、計分原則及校內所提供之資源部分做詳細說明,並於會後組織教學實務教師成長社群聚集對教學實務升等有興趣之教師,不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及召開會議報告升等準備進度。製作教學實務升等FAQ手冊,方便教師清楚瞭解常見問題,亦於104學年度設置臺北醫學大學教學實務研發專案計畫補助辦法,提供教師教學研究計畫之相關經費補助,鼓勵教師從事教學實務研究,期能透過實施後之成果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並產生教學實務研究之成果。


105
學年度(成長期)

藉由教師多元升等制度的建立,對於過去著力於教學或產學研發而升等不適用學術研究型的教師,本校將積極輔導,使其成功轉型為教學實務型或產學應用型教師。透過建構教師多元升等友善環境,鼓勵教師專業分工(圖二),結合學院發展特色,同時檢視並調整教學課程內容,強化教師專長與多元課程及學生學習成效之整合。105學年度計畫目標如下:


1.強化教學實務升等及產學應用升等輔導功能,落實推動配套措施,提高多元升等成功率。
2.辦理校內外教師多元制度及實務分享,建立成功的標竿學習模式,共享多元升等成果。

3.追蹤潛在教師於多元升等制度的發展與貢獻,帶動校內推動多元升等的教研能量。

4.連結教師評鑑與多元升等審查項目,累積教師平日教學及產學成果順利完成升等,並達成教學品質保證。

5.多元升等成效鏈結校務專業管理,分析多元升等與學生學習成效關聯性,進而適度調整多元升等策略及審查指標。


 圖二:教師專業發展路徑圖